世界手卫生日来咯!正确洗手大作战,守护健康每刻不NG!

2025-08-22  

5月5日是“世界手卫生日”

由世界卫生组织(WHO)
于2009年倡议发起
决定将每年的5月5日

确定为“世界手卫生日”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旨在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

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

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

2025年5月5日
是第17个 “世界手卫生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
“合理使用手套 关键永远是手卫生


为什么要重视手卫生?


手是人体的“外交官”,日常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中很多事情都需要用手来完成,每天都会触碰各式各样的物品,手上会沾染上各种细菌,例如门把手、手机屏幕、电脑键盘等,这些都可能为疾病的传播创造机会。

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

其中,洗手是日常生活中最简便、最有效的疾病传播预防措施。通过洗手,不仅能有效预防感冒、流感、肠胃疾病等常见传染病,降低感染风险,还能减少皮肤问题和手部感染的风险,维护皮肤健康。

对医护人员而言,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进行洗手可以减少一系列疾病传播,是降低医院感染简单的措施。在诊疗过程中,必须遵循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(即“两前三后”原则)。

作为守护健康的“一道防线”,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医疗场所内,正确的洗手方式都能有效切断细菌和病毒的传播途径,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健康!



如何正确洗手?



1. 使用流动水

确保水流可以带走手上的污垢和细菌,避免污垢残留。流动的水比静止的水更能有效冲洗掉手上的病菌和化学残留。

2.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

肥皂可以更好地去除手上的油脂和污垢,清洁效果更佳。含有抗菌成分的洗手液能进一步减少手上的病菌数量。

3. 洗手场景

以下这些场景都有必要认真清洁我们的双手:

· 接触清洁物品前

做饭前、吃饭前洗手,防止将病菌带入食物或口腔,保障饮食安全。

· 接触污染物品后

上厕所后、接触垃圾后洗手,去除手上沾染的病菌,防止交叉感染。

接触宠物及其食物、排泄物后,洗手避免动物携带的病菌传播。

· 其他情况

触摸口鼻眼之前洗手,避免将细菌或病毒带入体内,引发感染。

外出回家后洗手,减少外界病菌的传播,保护家人健康。

接触婴幼儿或免疫力低下人群前,洗手可避免将病菌传播给他们。


4. 保证洗手时间

洗手时间至少20~30秒,确保每个部位都清洗到,不留死角。按照七步洗手法的步骤,认真揉搓双手,达到清洁效果。

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相互揉搓,清洁手掌。

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,清洁手背和指缝。
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,清洁指缝。
弯曲各手指关节,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清洁指背。
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,清洁大拇指。
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清洁指尖。
螺旋式擦洗手腕,清洁手腕部位。
【注意】确保每个部位都清洗到,不要遗漏指缝和指甲下,避免病菌残留。


如何“合理使用手套”?


“合理使用手套,关键是手卫生” 直指感染防控的本质:手套是工具,手卫生是原则。

无论是否佩戴手套,在正确的时间和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手卫生,仍然是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措施之一。


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
· 选择合适的手套

· 及时更换手套

· 正确脱戴手套

· 专人专用

· 避免不当接触

· 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

· 手套均为一次性使用

· 摘手套后要洗手

穿脱手套前后必须执行“手卫生双保险”;规范的手卫生行为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;医护人员应从“要我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,让洗手成为我们的肌肉记忆,成为日常工作的好习惯!

您的每一次洗手行为,都在为患者的生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!让我们以洁净之手托起患者的生命健康,共同守护感染防控新篇章!